一、什么是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英文名為Garbage classification),一般是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爭物盡其用。
垃圾在分類儲存階段屬于公眾的私有品,垃圾經公眾分類投放后成為公眾所在小區或社區的區域性準公共資源,垃圾分類搬運到垃圾集中點或轉運站后成為沒有排除性的公共資源。從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致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分類的。
生活垃圾分類標識圖
二、垃圾分類的優點
垃圾處理的方法大多處于傳統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萬畝土地;并且蚊蠅亂飛,污水四溢,臭氣熏天,嚴重地污染環境。因此進行垃圾分類收集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經濟、生態三方面的效益。
三、垃圾分類的意義
(一)將易腐有機成分為主的廚房垃圾單獨分類,為垃圾堆肥提供優質原料,生產處優質有機肥,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減少化肥施用量。
(二)將高含水率的廚房垃圾分離,提高了其他垃圾的焚燒熱值,降低了垃圾焚燒二次污染控制難度;
(三)將有害垃圾分類出來,減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屬、有機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垃圾的無害化處理,減少了垃圾處理的水、土壤、大氣污染風險;
(四)將不同類別的垃圾進行了分流、使最終進入衛生填埋的量大大減少,延長了填埋場的使用壽命;
(五)提高了廢品回收利用比例,減少了原材料的需求,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恒富小貸 楊展鳳)